1.66亿镑欧冠收入打水漂!曼联单线作战能否换回亿元转会费新生?
content="https://q8.itc.cn/q_70/images03/20250523/53940d1262904709a692d47e1d9ec7b5.jpeg"/>
当曼联因无缘欧冠损失至少1.66亿英镑收入,阿迪达斯年费被砍1000万镑,夏窗引援预算缩水至“B计划”时,红魔球迷的怒火几乎要掀翻老特拉福德的顶棚。但若将这场危机简单归咎于一张欧冠门票,未免太小看豪门复兴的复杂性——毕竟,1989/90赛季弗格森用足总杯保帅位、2014/15赛季范加尔靠单线作战重返欧冠,早已证明“置之死地而后生”的剧本,曼联并非第一次上演。
失去欧冠收入确实让曼联财务雪上加霜,但更致命的,是失去对顶级球星的吸引力。哈兰德、姆巴佩们会为了一支连欧联杯资格都拿不到的球队放弃欧冠舞台?答案不言而喻。可反过来看,若曼联今夏用“B计划”引进一群“潜力股”,而非天价巨星,是否反而能避免重蹈“亿元先生水货”的覆辙?毕竟,滕哈赫时代三年砸6亿英镑引援,换来的却是英超第16名的耻辱排名。
葡萄牙少帅如今手握两大“特权”:一是完整季前备战期,二是每周一赛的慢节奏。前者能让他彻底撕碎滕哈赫的战术残片,按自己的“三中卫+边翼卫”体系重塑球队;后者则让曼联避免重蹈上赛季多线作战、伤病满营的覆辙。要知道,利物浦2015/16赛季无缘欧战后,正是靠克洛普的单线打磨,才在次年杀回欧冠决赛。
曼联的问题从来不是“缺钱”或“缺欧冠”,而是缺一股能把更衣室拧成一股绳的狠劲。加纳乔公开质疑主帅、高层动摇换帅念头,这些闹剧比输球更可怕。但换个角度看,当竞争对手被世俱杯、欧战拖得疲惫不堪时,曼联却能像2015/16赛季的莱斯特城一样,用“养生赛程”专注联赛——毕竟,上一次英超冠军诞生在无欧战球队手中,正是蓝狐的奇迹赛季。
51年来最差排名已成定局,但红魔若能把这笔“1.66亿镑的学费”换成阿莫林一整个赛季的战术试验田,或许明年此时,球迷们会笑着回忆:“原来那场毕尔巴鄂的惨败,竟是复兴的起点。”